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工作要点(工训中心)

作者: 时间:2019-01-04 点击数:

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要点

 

工程训练中心

 

2018年学校召开了党代会,描绘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开启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申报、创建工作,今年也是学校三年创新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工程训练中心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实(习)训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拓展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及部门工作职责,现就工程训练中心2018年度教学科研生产及社会服务等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常规工作,确保工作有序运行

1.加强二级教学管理。全年检查教师和学生考勤334次,检查教师教学文件携带情况50次,实训设备开机率268次,教学计划执行情况135次。课程教学标准、实训指导书,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首页、听课记录,教学检查记录,教研室活动计划、记录本等文件都有书面和电子文档。

2.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职工签订安全教学生产协议,在学生中,实行安全承诺制。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定期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实现上半年安全事故率为零目标。

3.抓好教研活动与课程标准建设。根据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及各工种课程标准,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通过教师之间互相探讨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按高职及本科两个层次,机类和非机类专业,对各工种实训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修订,植入工匠精神与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培养方式,提高学生军工精神与工匠精神。

4.抓好第二课堂活动。机械设计与生产协会等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有计划、有落实,对学生的车削加工、铣削加工、三维软件设计、创新实践等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开展手工绘图、创新创意设计、原型制作、机加技能等技能竞赛,全年有2600余人次参加技能培训与竞赛活动。

二、做好教学与社会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1.做好技能鉴定、SYB、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共有1441人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共上交学校费用25.103万元。与九江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等单位合作开展SYB培训班二十期,共计培训学员600人,培训成绩全部合格,实现收入20余万元。与九江周边企业开展员工管理与技能培训班,开设企业员工电工培训班、企业员工钳工培训班、企业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培训员工190人,培训得到企业一致好评,实现收入7.8万元。

2.抓好对外技术服务工作。与仁义集团、6354所、三江船艇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承接技术服务合同产值97万元(同比增长13%),完成销售收入69.8万元,上缴利税11.2万余元。

3.主动与院系对接,做好服务工作。协助机械工程学院进行智能制造岛的验收工作,参与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为院系学做一体课提供设备与师资,与院系就实训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实训课程标准主动沟通协调,及时与学院通报学生实训情况。

三、抓好项目与课程建设,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1.抓好机电产品开发中心建设。在产教融合发展中心,设立机电产品开发中心作为中心对外技术服务的窗口,完成机电产品开发中心办公场地,企业文化氛围建设任务,在走访调研10余家企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与苏州汇铭源有限公司、昆山允可精密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设在九江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占地面积约1000m2。主要经营业务:通讯交换设备、精密电子、医疗等精密器械加工,以及利于九江为基地,面向华中地区提供激光微加工系统和自动化系统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 预计投入CNC和激光加工设备2000余万元,预期年产值1000万元。

2.抓好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引入江西仁义新能源有限公司,建立九职·仁义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0.8投入运行,当年完成产值60万元,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运营,学生以第二课堂形式参与基地生产服务。《车削实训》在线课程已经有135917点击率,使用时长达到167861分钟,学生反响良好。《铣削实训》与《钳工实训》在线课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课程将投入教学使用。

3.《技能大师工作室》完成60平方米场地及工作实施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企业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洽谈,完成技术服务产值8万元。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制定《工程训练中心安全工作预案》《工程训练中心安全检查制度》《工程训练中心实习生产车间环境规范》等安全制度。制定《实训管理制度汇编》《关于加强实训教学检查管理规定》等教学管理制度,还制定了《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标准》等。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育信息化知识、“一岗多能”跨工种教学能力培训,举办信息化教学设计竞赛。以教学技术骨干牵头,组建三个竞赛指导教师团队,一个课程建设团队,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上半年,教师申报专利6项,其中包括校企共同申报发明专利3项。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申报立项省级课题5个,获得国家级微课竞赛二等奖1个。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进行环境整治。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参加党风廉政建设月活动,组织教职工学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剖析部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整理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以工匠精神为主题,进行文化环境布置。实行卫生值日制度,每周对办公室(实训室)环境卫生检查打分一次,每月讲评一次,每学期集中考核一次,使环境治理制度化。

五、抓好第十一届科技周活动与竞赛工作

1.抓好第十一届科技周活动的落实。开展校企合作、科技制作、科技论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等活动,举办学生车工技能竞赛。在科技周各类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

2.做好学生竞赛训练与参赛工作。组建创新设计、挑战杯、世界技能大赛三个竞赛团队,制定训练计划,安排指导教师团队负责指导。在教师和选手的共同努力下,获得省级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个,省级“挑战杯”竞赛二等奖1个,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选拔赛原型制作项目第一名1个。

 

2019年工作要点

 

一、实习实训教学改革

1、积极按照“双高”建设要求加强学生金工实训和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切实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

2、按照学校要求,加强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改革。在抓好已建在线课程《车削实训》的使用和改进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铣削实训》和《钳工实训》在线课程的开发和使用。落实实训课程的课程思政教改。

3、探索产教融合基地实施实习实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开发并编写产教融合基地实习实训教程,提高产教融合基地的教学效益。

二、社会服务和技能鉴定

1、不断拓展工程训练中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紧密联系区域机械行业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力争培训300人次,培训经费20万元。

2、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SYB),积极与九江市劳动局等劳动就业部门合作对我校毕业生开展SYB创业培训,力争培训800人,培训经费30万元。

3、协同相关学院做好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开展机械加工、电工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力争培训鉴定1000人,培训经费30万元。

三、科研项目与技术服务

1、积极申报省市科技课题,在努力做好现有五个省级科研、教改课题的同时,在科研处的指导下,联合相关企业做好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争取 “熔模铸造AZ91D镁合金磁场处理工艺及设备研究” 项目立项。

2、充分利用产教融合中心的机电研究中心,与苏州汇铭源和昆山允可精工合作,开展通讯交换设备、医疗器械、电子器械激光加工等设备研发试制,力争完成产值1000万元。

3、与江西绿之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摇摆仿形热转印机”,并开展试制和生产,力争形成产值。

4、通过校企合作,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相关技术专利的申请,力争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4、与江西仁义公司共同探索开展玻璃镀膜行业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积极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厄瓜多尔的国际技术服务和培训项目。扩大中心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四、九职-仁义生产实训基地建设

1、积极协助仁义集团发展生产,拓展业务,改善产品结构,努力做大产值,力争完成产值500万元。

2、与仁义集团共同开展机械产品研发,逐步摆脱机械代加工,形成自己的主打产品。

3、共同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安排,结合实际开发实习实训教程。

五、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

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继续积极跟踪和准备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等技能竞赛,选好选手,精心培训,力争取得优秀成绩。

Copyright #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十里大道1188号